护理学中心实验室概况
2021-11-17 19:41  

 

赣南医学院护理教学始于1941年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99年设立护理学教研室开始培养专科护理人才,2002年开设本科护理学专业,2004年成立护理学系,2008年护理学系更名为护理学院,同年成立护理学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护理学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为6000余平方米,现有资产设备价值约1000万元。中心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巩固基础,发展特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培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学、助产学专业人才培养。根据教学特点,中心开设了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开放型实验。目前开展实验项目达70余项,平均每学年训练数约80000人学时。

中心拥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7人,博士生2人,在读博士生5人。近五年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编、参编规划教材33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7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著登记23项;累计3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授课或技能比赛奖项,其中2019年获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中心在以“质量为本、突出特色、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创新实验教学理念,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了分模块、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以“重人文,塑品质”“重自主,培能力”“重创新,求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传承红医精神、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中心计划利用五年时间,重点建设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心现护理学静脉穿刺虚拟教学训练系统、护理置管术智能训练系统、交互智能平板、心肺复苏电子标准化病人训练系统、进口高仿真模拟产妇训练系统、护理学虚拟现实教学平台、多功能实验教学录播示系统等设备,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并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加快对智慧模拟病房系统建设。

二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心将以现有师资队伍为依托,通过学校和学院设立的专项师资培训资金,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科研能力,鼓励中心教师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学科研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中心现与赣州市卫健委合作,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填补了江西省“互联网+护理服务”空白;目前正探索建立“老有所护”老年护理康养服务平台,下一步将养老护理员进行专业培养,实现老年人在家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五年内,中心将以获批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为契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以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期望和区域发展需要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8  赣南医科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