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完成建设过程,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力争取得上级支持,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最终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已规划增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场地及相关设备的投入。开展并加强基础实验教学技术平台的建设,继续完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套设置,确保实验室环境与安全。1-2年后,在增加到1890 m2教学场地的基础上,中心将着力打造4个人体机能实验室,能容纳2个教学班(120人)教学需要;8个一体机机能实验教学系统,2个VR实验室,8个创新实验室,建立本科生创新实训基地。加强医学基础课程实验项目的开发,如人体实验教学系统。
2.人才培养
在实验教学方法、手段上,医学机能技能学引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等,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模拟化。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教师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实验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再到自主设计实验,分阶段不同实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队伍建设
以开展学校“德技杯”系列比赛为契机,实验室承办好教师的实验技能比赛及学生实验技术比赛,通过外出学习及学术交流,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开阔视野。
4.实验教学改革
在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开放性实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是老师指导下,学生充分应用所学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机能相关理论课程及实验技能,查阅相关文献,自主选题设计实验,经过答辩、修改等环节,形成实验方案,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或形成研究性论文发表。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人体机能学实验在医学教学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将学科的核心素养准确、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因其采取的模式多样化,教学实验过程中主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人体机能学实验的引入可以促进医学教育中临床与基础教育的早期结合,让学生通过相互的自身实验真正了解基础实验的意义及亲身体验临床诊断的感受。机能实验室已获批人体机能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项目。拟近1-2年内在各专业全面开展人体生理实验教学。
5.对外开放与交流
加强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机能技能学》的建设,提高线上课程质量,提高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度;加大课程对外校的开放,提高受益面。
接受了进修人员学习本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法与实验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效益化;接收本校及外校师生使用本中心的设备与技术力量,进行创新活动。
鼓励中心教师积极参加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药理学会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等举办的各项活动。
争取承办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委员会教学研讨会及全国青年骨干教师实验技能培训项目。提高本示范中心的知名度及辐射效果。
继续举办校级竞赛,促进学生和教师实验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及实验操作的规范化。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向群众宣传高血压的防治等医学基本知识,向学生宣传实验动物福利及实验动物使用的3R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