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位同学:
根据《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5]13号)、《赣南医科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赣医校字〔2025〕3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本科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经学校研究,现开展2025年微专业报名工作。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在我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二、招生信息
关于微专业的目录及招生计划等具体见(附件1)。
三、报名条件及时间
(一)报名条件
为我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籍在校二年级及以上本科学生(不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每人限报1个微专业。
(二)报名时间
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6日。
四、报名流程
1.各学院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申请修读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通链接报名,填写《赣南医科大学微专业报名表》(见附件2),打印纸质版交于9月27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务教材科(黄金校区行政楼221办公室)。
2.微专业开设学院组织选拔,并负责填报《赣南医科大学微专业录取学生汇总表》(附件3),纸质版于10月12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务教材科,电子版发赵凯OA。
3.2025年10月14日前在学校教务处网站公示各微专业录取名单。
五、教学要求
微专业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可插入主修专业课堂,也可单独编班授课。学生数达到15人的,原则上单独编班组织教学,一般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寒暑假上课,可采用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微专业教学活动不得影响学生主修专业的教学活动。修读微专业的学生应根据主修专业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完成学习计划。
六、学习证书及相关说明
1.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应课程并达到学习要求,由微专业所在学院审核后提出结业名单,报教务处审定,发放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证书。
2.微专业是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3.微专业课程单列成绩单,计入学生学业档案。
4.参加微专业学习的学生一般不得自行中止学习,确因健康或学习能力等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须向微专业开设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开设专业所在学院批准后可到教务处办理退修手续。
5.微专业学习年限、具体修读条件等都以各学院微专业招生简章为准,由教务处及各学院负责解释。
6.首届微专业学员免收学费。
教务处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