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赣南医科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修订)》(赣医发〔2024〕2号)、《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赣医发〔2024〕17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勤学上进,品行端正,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情况,未受过任何处分。
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必修课程全部及格,成绩(平均分绩点)排名在本专业前20%(含20%)。
3.学生高考考试科目满足转入专业的选科要求。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本科学生(如保送生、定向生、联合培养学生等),非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收的特殊录取类型学生(如专升本、单独招生、第二学士学位等),以及职业本科专业学生不予转专业。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的学生,不能调整到普通类专业,只能在本类别内调整专业。
4.符合转入专业在《赣南医科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章程》中的报考要求。
二、录取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择优录取原则。根据笔试(70%)和面试(30%)的综合成绩(不低于60分)从高到低录取。
三、考核办法
笔试:进行综合测试,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考核内容为英语,物理、化学,实行百分制,其中英语50分,物理、化学50分。
面试:由各学院组织,主要测试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对专业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应变能力等。
四、工作程序及时间
1.宣传动员。由各学院完成,要求每位学生知晓学校转专业政策、转专业安排和拟转入专业要求(特别是课程补修相关要求)。(4月4日前完成)
2.报名和资格审核。教务处汇总各专业上学期期末考试必修课程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名单,由各学院学工办向学生公布,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赣南医科大学转专业申请表》(附件2),向所在学院提出报名申请,每位学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学生所在学院根据转专业申请条件审核所有转专业申请,并报转专业申请汇总表(附件4)到教务处。(4月8日前完成)
3.笔试。教务处组织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4月13日前完成)
4.面试。由各学院组织面试,要求各学院制定面试方案,明确评分标准和评分表。面试方案需经学院党政会议讨论,面试阶段需指定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面试小组由5人组成,且独立评分,面试过程需全程录像(录像留存至少半年),面试地点安排在黄金校区多媒体教室。面试名单由各学院根据专业计划接收数(附件1)和笔试成绩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3。面试方案需报教务处备案,面试完成及时将成绩报教务处。(4月20日前完成)
5.录取。各学院按照考生综合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教务处将拟转专业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校长办公会审议后行文发布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正式名单。(4月底前完成)
6.学籍调整。教务处及时调整转专业学生学籍,各学院做好转入学生相关工作。
五、其他事项
1.学业修读。学生转专业之后,转入同年级并按照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前期未修读的必修课程原则上须在一年内补修完成。考虑学生修读压力,补修门数超过4门(不含4门)的学生自愿决定转入2024级或2025级新专业学习,并签订转专业申请承诺书(附件3)。转入2025级学生的学习年限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计算。
2.收费管理。转专业学生按转入专业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附件:1.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计划表
2.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
3.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承诺书
4.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汇总表
5.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临床医学类专业课程
补修情况表
6.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补
修情况表
7.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法医学专业课程补修
情况表
8.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转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补
修情况表
附件1:
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计划表
序号 |
专 业 |
学 院 |
学制 |
高考选考 科目要求 |
拟接收人数 |
1 |
儿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1 |
2 |
麻醉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5 |
3 |
医学影像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3 |
4 |
临床医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25 |
5 |
临床医学 (含全科医学方向,不含定向) |
全科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5 |
6 |
精神医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1 |
7 |
口腔医学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6 |
8 |
法医学 |
基础医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2 |
9 |
预防医学(不含定向) |
公共健康与卫生 管理学院 |
5 |
物理+化学 |
5 |
10 |
护理学(不含专升本) |
护理学院 |
4 |
生物 |
19 |
11 |
助产学 |
护理学院 |
4 |
生物 |
2 |
12 |
药学 |
药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9 |
13 |
中药学 |
药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6 |
14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技术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3 |
15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技术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2 |
16 |
康复治疗学 |
康复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8 |
17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公共健康与卫生管理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2 |
18 |
生物医学科学 |
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 |
4 |
物理+化学 |
0 |
19 |
应用心理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4 |
不提要求 |
5 |
20 |
生物技术 |
基础医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2 |
21 |
生物信息学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1 |
22 |
康复物理治疗 |
康复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3 |
23 |
生物医学工程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3 |
24 |
物联网工程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3 |
25 |
智能医学工程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2 |
26 |
假肢矫形工程 |
康复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2 |
27 |
制药工程 |
药学院 |
4 |
物理+化学 |
6 |
28 |
法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4 |
不提要求 |
3 |
29 |
公共事业管理 |
公共健康与卫生管理学院 |
4 |
不提要求 |
2 |
30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公共健康与卫生管理学院 |
4 |
不提要求 |
2 |
附件2:
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学 号 |
|
班 级 |
|
身份证号码 |
|
联系电话 |
|
现修读专业名称 |
|
拟转入专业名称 |
|
拟转入专业 高考选科要求 |
|
拟转入年级 |
|
考生高考考试科目 (除语数英外) |
|
第一学期成绩排名 (排名/专业年级总人数) |
|
学生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院长签字: 年 月 日(单位公章) |
招生与就业管理处审核意见:
处长签字: 年 月 日(部门公章) |
教务处审核意见:
处长签字: 年 月 日(部门公章) |
说明: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一份学院备存
附件3:
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承诺书
本人 ,学号 ,现为 学院 专业 级学生。因个人发展规划及学习兴趣原因,经慎重考虑,现申请转入 学院 专业 级学习,并郑重作出以下承诺:
1.遵守学校规定。已充分了解我校《2024级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及转专业相关要求,遵守相关规定,转专业名单正式公布之后不再申请转回原专业。
2.完成学业要求。已对所申请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学习环境、所需学习及补修课程做了充分了解。一旦申请成功,将保证按时完成新专业培养计划。
3.服从学院安排。接受转入学院对班级、课程等学习安排的调整,不因个人原因要求特殊照顾或降低学业标准。
4.承担经济责任。若因转专业需延长修业年限或增加费用(如学费、教材费等),自愿承担相关责任和费用。
5.家长知情同意。申请转专业的相关情况已告知家长,并得到了认可和同意。
承诺人: 学生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4:
赣南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汇总表
学院(公章):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学号 |
学院 |
班级 |
身份证号码 |
现修读专业 名称 |
拟转入专业 名称 |
拟转入年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5:
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
转临床医学类专业课程补修情况表
原专业 |
转入专业 |
课程性质 |
门数 |
补修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口腔医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1 |
无 |
早期临床实践(2) |
法医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3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
早期临床实践(2) |
预防医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4 |
基础化学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4 |
无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生物技术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5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生物医学科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6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智能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7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假肢矫形工程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7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药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生物信息学 物联网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检验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8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护理学 助产学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8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医用有机化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法学 应用心理学 康复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必修 |
9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早期临床实践(2) |
附件6:
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
转口腔医学专业课程补修情况表
原专业 |
转入专业 |
课程性质 |
门数 |
补修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1 |
口腔医学导论 |
无 |
法医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3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口腔医学导论 |
无 |
预防医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4 |
基础化学 口腔医学导论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4 |
口腔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生物技术 |
口腔医学 |
必修 |
5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生物医学科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6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智能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
口腔医学 |
必修 |
7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假肢矫形工程 |
口腔医学 |
必修 |
7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药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生物信息学 物联网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检验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口腔医学 |
必修 |
8 |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护理学 助产学 |
口腔医学 |
必修 |
8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医用有机化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法学 应用心理学 康复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 |
口腔医学 |
必修 |
9 |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口腔医学导论 |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附件7:
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
转法医学专业课程补修情况表
原专业 |
转入专业 |
课程性质 |
门数 |
补修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口腔医学 |
法医学 |
必修 |
1 |
无 |
法医法学 |
预防医学 |
法医学 |
必修 |
4 |
基础化学 |
法医法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法医学 |
必修 |
4 |
无 |
法医法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科学 |
法医学 |
必修 |
5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法医法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智能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
法医学 |
必修 |
6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法医法学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护理学 助产学 |
法医学 |
必修 |
6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法医法学 医用有机化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法学 药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假肢矫形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生物信息学 物联网工程 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应用心理学 康复物理治疗 |
法医学 |
必修 |
7 |
基础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法医法学 医用有机化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 医学形态技能学I |
附件8:
赣南医科大学2024级本科生
转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补修情况表
原专业 |
转入专业 |
课程性质 |
门数 |
补修课程名称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儿科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含全科方向) 精神医学 口腔医学 |
预防医学 |
必修 |
9 |
医用化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人体解剖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预防医学 |
必修 |
9 |
医用化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生物技术 |
预防医学 |
必修 |
9 |
医用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医学检验技术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0 |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人体解剖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假肢矫形工程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0 |
医用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法医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医学科学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1 |
医用化学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人体解剖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智能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1 |
医用化学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护理学 助产学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1 |
医用化学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药学 中药学 制药工程 物联网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2 |
医用化学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康复治疗学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2 |
医用化学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
法学 应用心理学 康复物理治疗 |
预防医学 |
必修 |
13 |
医用化学 高等数学 医用物理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 |
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统计学 医学伦理学 预防人文素养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技能1 公共卫生和临床见习 |